时间: 2025-04-23 05:3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3:53
成语“流落天涯”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无法归家。基本含义是形容失去故土,四处流浪,生活漂泊不定,通常带有悲惨和无奈的情感色彩。
“流落天涯”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流落”与“天涯”两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均有出现。“流落”表示漂泊、失落,而“天涯”则指遥远的地方。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或流亡者的无奈与苦痛,常常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中产生。
“流落天涯”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许多文人因战乱、政权更迭等原因而流落他乡,形成了“流落天涯”的文化现象。这种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移民、难民问题时,能够引发人们对流亡者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流落天涯”带给人一种孤独、无助、失落的情感。它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不安,常常让人联想到与家人朋友分离的痛苦。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志愿活动,帮助流浪者。当时我深刻体会到“流落天涯”的艰辛,那些人背负着生活的重担,远离了温暖的家,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悲伤。
在一个飘雨的夜晚,我写下这样的诗句:
“月下独行人,流落天涯路;
心中念故乡,梦回几度愁。”
通过这种方式,展示了“流落天涯”的情感。
在英语中,可以用“drifting in the world”或“lost in the wildernes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情感色彩和文学背景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情感相似,都是对漂泊与孤独的描绘。
通过对“流落天涯”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悲剧,也与现代社会中的人道主义问题息息相关。它在语言学习与表达中具有重要性,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与命运。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听了,不觉的流下泪来,说:‘我如今流落天涯,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学士因此流落天涯,受尽波折。”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流落天涯何处是,故园松菊自依然。”
《南史·王悦之传》:“少有志操,以家贫流落天涯。”
他变卖了家产,背起药囊,~,寻师认能,当起游方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