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16:17
成语“不根之谈”字面意思是“没有根基的言论”。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缺乏事实依据或根据的言论,通常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说法或无根据的猜测。
“不根之谈”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均有出现。成语中的“根”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基础或依据,而“谈”则是言论或讨论的意思。结合来看,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论的虚无和缺乏实质性支撑的特点。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言论的真实性和依据性,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不根之谈”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提醒人们在言论和行为中要有实质依据。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形容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
该成语常使人联想到对虚假信息的警惕和对真实依据的渴求。它反映了对信息真实性的重视,尤其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更容易受到不根之谈的误导。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朋友在聚会上分享了一则关于某位名人的负面消息,我觉得这明显是不根之谈,于是我进行了查证并指出其不实之处,引导大家关注真实的信息。
在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轻言笑,星前不根之谈,唯有真情在,绽放夜空间。”这句诗强调在浪漫的环境中,虚无的谈话无法与真实的情感相比。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groundless talk”或“baseless claims”,这些短语也用来描述没有基础的言论,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依据性在全球文化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不根之谈”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言论表达中重视事实依据的重要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信息接收和判断中保持了警惕,更加批判性地看待周围的信息。
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这都是开坛的那天谈天,无意中说起的,又说起卜子修如何寡廉鲜耻,赖了我的钱不还,并且不根之谈,加些枝叶,被他听见了。”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道:‘若果如此,何不就为兄图之?’遐叔跌足道:‘此不根之谈也。’”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这段姻缘,还是天赐的?还是人力谋求的?说来好生奇怪,一似不根之谈。”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八:“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说别事,皆是脱空不根之谈。”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至於不根之谈,亦时出焉。”
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之序文冠其首,而~乃愈不可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