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9:37
成语“简明扼要”由“简明”、“扼要”两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重要的内容。其基本含义是指在表达事物时,言辞简练而又抓住要点,强调信息的清晰和直接。
“简明扼要”最早出现在清代文学作品中,表达简洁、明了、抓住关键的写作或表达风格。虽然没有确切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词汇“简明”和“扼要”在古代文人追求的写作风格中常被提及,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言辞的讲究。
“简明扼要”在各种语境下都很常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人们的注意力普遍较短,因此“简明扼要”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业沟通,还是在日常交流中,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都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简明扼要”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联想起高效、专业、清晰的形象。在表达中使用该成语,能传达出说话者的自信和对信息的把握能力。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需要将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明扼要的信息,比如在撰写报告时,我会尽量提炼出核心观点,以便读者快速理解。
在一首关于效率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言简意赅传心声,
扼要之处显锋芒。
繁杂世事皆可解,
简明扼要智慧长。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为“concise and to the point”,同样强调简洁和直达要点。在不同文化中,简洁明了的沟通方式都受到重视,但具体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简明扼要”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追求简洁和重点的重要性。这不仅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也使我在沟通中更加有效。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保持这一原则,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资治通鉴·唐纪》:“奏疏简明扼要,深得帝心。”
《旧唐书·职官志》:“诏令简明扼要,务在便民。”
《清史稿·食货志一》:“奏议简明扼要,切中时弊。”
《明史·刑法志三》:“条例简明扼要,以便遵守。”
《宋史·选举志一》:“条陈简明扼要,务在可行。”
他把此事~作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