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3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4:04
成语“忘情负义”由“忘情”和“负义”两个部分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对情感的淡漠和对义务的背弃。基本含义强调一个人对于感情的遗忘以及对道义的抛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无情无义、对朋友和亲情漠不关心的人。
“忘情负义”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它的构成元素在**古代文学中都有着丰富的表现。相似的情感和道义的主题常见于古代诗词和小说中,例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常常涉及情感的背叛和道义的失守。成语的使用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情感的重视,以及对背叛行为的谴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情义被视为极为重要的道德观念。成语“忘情负义”反映了人们对忠诚与背叛的强烈敏感。现代社会中,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一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应忘记道义和情感。
“忘情负义”通常带有负面的情感,令人感到失望和愤怒。它激起了对人际关系和道德标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背叛者的强烈反感。
在生活中,曾遇到一位曾是好朋友的人,因利益关系背弃了我。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忘情负义”的含义,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始终坚守情义的朋友。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月光洒在那座破旧的小屋上,孤独的身影在灯下呜咽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忘情负义”的故事。曾经的誓言,如今已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惆怅。
在英语中,“betrayal”或“treachery”可以与“忘情负义”相对应,表达背叛和失信的含义。不同文化对背叛的看法虽有差异,但普遍都是负面的,强调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对“忘情负义”的学*,我对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与道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真挚的情感与道义。它提醒我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始终保持良知与信义。
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操曰:‘吾与汝等共患难,今汝忘情负义,何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与汝等共患难,今汝忘情负义,何也?’”
《汉书·王莽传》:“莽曰:‘吾与汝等共患难,今汝忘情负义,何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子重耳曰:‘吾与子共患难,今子忘情负义,何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大怒,曰:‘吾与汝等共生死,今乃忘情负义,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