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13:24
“急不可待”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急”与“不可待”两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心情急切得不能再等了。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件事情或某种结果非常渴望,以至于无法再等待。
成语“急不可待”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故人之所欲,虽千里而应之;急不可待,虽万里而奉之。”它反映了古代人对时间和机会的重视,强调在重要时刻的紧迫感。
该成语常用于日常对话、文学作品、演讲等场合,尤其在表达急切心情或期待某种结果时。例如,在讨论即将到来的考试、工作项目的结果或其他重要**时,常用此成语来形容焦急的心情。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时间常常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资源。急不可待的心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效率和结果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种心态更加明显,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中。
“急不可待”这个成语往往带有一种迫切的情感,常常联想到期待、焦虑和紧张。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可能带来积极的动力,也可能导致压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准备重要考试时,感受到“急不可待”的心情。每当临近考试,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查阅资料,复*知识,甚至提前想象考试的情景。这种紧迫感让我更加努力,也让我意识到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励自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急不可待”:
春风拂面花自开,
蝶舞翩翩急不可待。
愿为一叶追梦影,
随风逐浪向天外。
这段诗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灵活地融入了“急不可待”这个成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an't wait”,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未来事情的期待。例如,“I can't wait for the concert next week.”这表明了类似的急切心情。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急切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急不可待”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表达心情、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使用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交流的深度与情感。
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急不可待,遂自立为帝。”
《后汉书·袁绍传》:“急不可待,遂自立为帝。”
《汉书·王莽传》:“急不可待,遂自立为帝。”
《史记·项羽本纪》:“急不可待,遂自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急不可待,遂杀之。”
八大金刚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