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6:34
“卷地皮”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地皮卷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彻底、全面的清理或毁灭之意。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彻底消灭、清除一切障碍或事物,通常用于形容遭遇重大的打击或破坏。
“卷地皮”源自于古代的军事或战斗场景,体现了在战斗中彻底消灭敌人的决策和行动。具体的历史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战争或土地的管理有关,反映了一个社会对待敌人或障碍物的强硬态度。
“卷地皮”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多种使用方式: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卷地皮”在特定文化中,反映了人们对战争、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激烈,特别是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更加倡导温和和包容的方式。
“卷地皮”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强烈的,对应着摧毁和重建的紧迫感。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冲突和解决的矛盾,体现了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决绝。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面临过一次重大的团队改革。我们需要“卷地皮”,彻底改变过去的工作方式,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成功的。
在一个诗句中可以这样使用:“风暴来袭卷地皮,旧梦随风逐浪飞。”这展示了自然力量与人类奋斗之间的对比。
在英语中,“wipe the slate clean”可以与“卷地皮”相对比,虽然它更多的是指清除过去的错误,而不是物理上的毁灭。这体现了文化对待冲突与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
通过对“卷地皮”的学,我意识到在表达中,选择合适的成语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勇于采取果断的行动。
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续资治通鉴·宋纪》:“州县长吏,多卷地皮,以充私囊。”
《聊斋志异·卷六·冤狱》:“县令卷地皮,民不聊生。”
《清史稿·循吏传》:“其为政也,不卷地皮,不扰民。”
《明史·循吏传》:“时人谓其清廉,不卷地皮。”
《宋史·食货志》:“州县官吏,因缘为奸,或卷地皮以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