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1:08
成语“张眉努目”字面意思是“扬起眉毛,撅起眼睛”。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表情非常生动,通常用来表示愤怒、激动或强烈的情绪。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情绪的外在表现,强调了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
“张眉努目”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诗词和散文中,常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情绪状态。这种用法在古典文学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时,起到增强生动性的作用。
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成语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被认为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张眉努目”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外显的重视,尤其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情绪的表现能够影响沟通的效果。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需要表达强烈情感的场合。
“张眉努目”常常带有负面情绪的联想,如愤怒、激动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会让我想到冲突或争执的场景,情感比较强烈,可能引发紧张的气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讨论会上,一个同事对某个项目提出了异议,随即张眉努目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这让我意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有时需要适度控制情绪,以避免冲突升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张眉努目”:
风起云涌情难平,
张眉努目怒声争。
山河破碎人心碎,
唯愿此刻梦常生。
这段诗歌用“张眉努目”表达了愤怒和不满,同时也渗透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在英语中,“furrowed brow”或“gnashing of teeth”可以表达类似的情绪状态,描绘出愤怒或焦虑的表情。这种表情的描绘在多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具体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情感的本质是相似的。
通过对“张眉努目”的学*,我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从而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技巧。
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喝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那老头子张眉努目,口沫横飞。”
《聊斋志异·卷六·狐梦》:“张眉努目,作怒状。”
《醒世恒言·卷二十六》:“那人张眉努目,怒气冲冲。”
《警世通言·卷二十二》:“那和尚张眉努目,也增了几分威风。”
《宋史·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张眉努目,作态自异。”
若文及翁之,‘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不免有~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