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4:36
成语“口角流涎”的字面意思是指嘴角流出唾液,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一种非常贪婪或饥饿的状态,或者是因为看到美味的食物而流口水。其基本含义多用来形容对某种事物的渴望和贪婪。
“口角流涎”的具体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可以看作是对人类基本生理反应的描述。流涎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与食物的诱惑有关。因此,这个成语也可以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欲望。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美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享受,流口水的状态不仅反映了对美食的渴望,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口角流涎”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在美食、烹饪类的社交场合。
“口角流涎”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丰盛的宴席和美味的食物。它激发了对美食的渴望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给人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看到桌上摆满了我喜欢的菜肴,我忍不住口角流涎,心想这真是美好的时刻。这种情景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朋友们围坐在户外,桌上是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大家口角流涎,笑声连连,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有美食和友谊在流淌。
在英语中,可以用“salivating”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如“salivating over delicious food”,但直接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与中文成语略有不同。不同文化对美食的重视和描绘方式各有千秋。
通过对“口角流涎”的学*,我深入理解了欲望和贪婪的表达方式,并意识到语言在描绘人类情感和生理反应方面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升了我在日常交流中表达情感的能力。
学生睡法,饱饭靠椅,口角流涎,自喜以谓得其妙。
《聊斋志异·阿绣》:“生见之,口角流涎,不能自已。”
《金瓶梅》第十六回:“西门庆见了,口角流涎,连声叫好。”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那妖精见了,口角流涎,就要扑上来。”
《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李逵见了,口角流涎,恨不得一口吞了。”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口角流涎,连声赞好。”
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就要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