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9:36
“摧胸破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摧毁胸膛,撕裂肝脏”。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内心受到极大的痛苦或折磨,常用来表达悲痛、愤怒或绝望的情感。
该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写痛苦和悲伤的作品中。虽然没有具体的典故,但与许多描写英雄悲剧、爱恨情仇的古诗文相吻合,如《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人物的心痛感受。它反映了古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关注。
“摧胸破肝”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表达悲伤、痛苦或激烈情感的场合。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形容因某些事情而感到非常痛苦的状态,例如失去亲人、失恋等。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强调某种情感的深度。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对比,前者强调痛苦和悲伤,后者则是快乐和无忧。
“摧胸破肝”在**文化中体现了对情感深度的重视,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情感问题、心理健康时,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应对重大心理创伤时的感受。
这一成语常常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起失去、绝望和无奈。它能够深刻表达内心的痛苦,让人们在感同身受中产生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亲友离世的痛苦,那种心如刀割的感觉让我深刻理解了“摧胸破肝”的含义。每当我谈及此事,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的感受,帮助他人理解我的痛苦。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她站在窗前,望着雨丝如同泪水般滑落,心中那种摧胸破肝的痛苦让她无法自已。往昔的美好如烟消散,唯有无尽的思念和绝望伴随她的每一个夜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wrenching”或“painful to the heart”,这些表达都强调了内心的痛苦和折磨。然而,中文“摧胸破肝”更为生动形象,传达了一种身体与情感上的双重痛苦。
通过对“摧胸破肝”的分析,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更让我在表达复杂情感时,能够找到恰当的词汇。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深处的感受,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讣来逾年,一恸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晋书·王敦传》:“敦闻之,摧胸破肝,乃自刎而死。”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操闻之,摧胸破肝,乃自刎而死。”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摧胸破肝,乃自刎而死。”
《汉书·王莽传》:“莽闻之,摧胸破肝,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摧胸破肝,乃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