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44:50
“独学寡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独自学,听闻少”。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只靠自己学,缺乏交流和接触,因而知识面狭窄,信息来源有限。
“独学寡闻”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无友而不如己者,吾何益于之?’”意思是孔子提到一个人如果只有自己学而没有朋友交流,其知识和见识就会受到限制。这个成语体现了孔子重视交流与学的思想。
“独学寡闻”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知识面狭窄或缺乏社会交往的情况,常见于学术讨论、日常对话和教育场合。比如,在讨论一个人的学术能力时,可以说:“他的知识面不广,真是独学寡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学和交流被视为重要的修身之道。成语“独学寡闻”反映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重视,强调与他人的交流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在现代社会,虽然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但仍然需要通过交流来深化理解和拓展视野。
“独学寡闻”给人一种孤独和局限的感觉,容易让人联想到知识的缺乏和交流的必要性。这种情感反应提醒我们,学*不仅仅是自我积累,更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一度沉迷于自学编程,结果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迷失方向,最终意识到与同伴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学小组,我的理解和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某个小镇上,住着一位独学寡闻的老者,每天在书房中埋头苦读,虽然书本堆满了整个房间,却从未走出门去与人交流。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热情的年轻人,才发现世界的广阔与美好。两人一起探索知识,老者的思想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英语中,“self-taught and poorly informed”有类似的表达,强调了独自学*的局限性。不同文化中,虽然对知识获取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普遍都认同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性。
通过对“独学寡闻”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学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他人分享经验,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学*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后汉书·班彪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汉书·艺文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论语·季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荀子·劝学》:“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某~,涉道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