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32:57
成语“百听不厌”字面意思是听了百次也不会感到厌倦,形容某种声音、音乐、故事或话语等非常动听或引人入胜,令人百听不厌。它表达了一种对内容的喜爱和对重复聆听的欣赏。
“百听不厌”源于古代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冯异传》中提到的“常听之而不厌”,后被后人简化为“百听不厌”。它体现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在日常对话中,“百听不厌”常用于形容音乐、演讲、故事等内容的优美动人。例如,朋友间谈论一首特别喜欢的歌曲时,可以说:“这首歌真是百听不厌。”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写某种艺术形式的吸引力,如一位作家的作品让读者百读不厌。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音乐、故事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占有重要地位。成语“百听不厌”反映了人们对艺术美的追求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虽然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仍然有一些音乐和故事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百听不厌”。
“百听不厌”常让我联想到那些能触动心灵的音乐和故事。它代表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仿佛在提醒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去感受和分享那些值得反复体验的艺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出色的讲故事的人,他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到百听不厌。每次聚会时,我都期待着他的分享,他的故事总能引人入胜,带给我们欢乐和思考。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百听不厌”:
晨曦初照歌声起,
百听不厌伴晨曦。
花间蝶舞轻盈舞,
岁月静好随风寄。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动人音乐的向往。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music to my ears”,指的是听到令人愉悦的声音或消息,虽然没有直接与“百听不厌”完全对应,但同样传达了对某种声音的喜爱与欣赏。
通过对“百听不厌”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这一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增添了色彩,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艺术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在未来的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使用这样的成语,以表达更细腻的感受。
这首歌真是~。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道:‘你这般说,我可是百听不厌。’”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操笑道:‘你这般说,我可是百听不厌。’”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道:‘兄弟,你这般说,我可是百听不厌。’”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那老者道:‘我这故事,你若百听不厌,我便天天讲与你听。’”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凤姐儿笑道:‘这些笑话儿,我可是百听不厌的。’”
这首歌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