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43:44
成语“如痴如狂”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痴迷到一种疯狂的程度。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如爱情、艺术、学问等)极为沉迷,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和常态。
“如痴如狂”出自《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书中对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被用来形容对情感或理想的极端迷恋,反映了复杂的人性和情感。
在日常对话中,“如痴如狂”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对某种兴趣的热爱,比如:“他对音乐如痴如狂,每天都要练*几个小时。”在演讲或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强调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她对他的爱,如痴如狂,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如痴如狂”在**文化中常常与爱情、艺术和追求理想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情感和理想的极端追求。在现代社会,这种追求有时被视为激情和执着,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失去理智或忽视现实。
“如痴如狂”让我联想到对某种事物的执着追求,不论是爱情、事业还是兴趣爱好。这种情感既可以是积极的,激励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我们迷失自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对写作如痴如狂,常常通宵达旦地创作,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状态让我在创作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保持理智和适度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痴如狂”:
月光洒落如银丝,
你我相对似痴狂。
心中情愫难自禁,
此生只愿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adly in love”,同样描述对爱情的极端迷恋。虽然其语境和文化背景可能不同,但这种对情感的极端表达在许多文化中是相似的。
通过对“如痴如狂”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情感的成语,更是反映人类情感复杂性的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热爱的同时,保持理智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使我能够更生动地描绘情感状态。
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听了,如痴如狂,连声赞叹。”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听了,如痴如狂,跑回家中,告知母亲。”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听了,如痴如狂,不觉手舞足蹈。”
《聊斋志异·阿绣》:“生闻之,如痴如狂,不能自持。”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如痴如狂,只管点头。”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