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1:31
“揆文奋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揆”指“衡量、判断”,而“文”指文化、文章,“奋武”则是指振奋武力、积极作战。整体含义是强调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协调与发展,既要有文才,又要有武力,体现出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
“揆文奋武”主要源自**古代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这个成语的具体文献出处较少,但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论语》、《孙子兵法》等经典中,强调文治与武功并重的治国理政思想。
这个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治与武功是治国理政的两大支柱。历史上的许多成功领袖,如汉武帝等,都是文武兼备的典范。现代社会依旧强调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教育和职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与武的结合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揆文奋武”让我联想到平衡与和谐,体现了对全面发展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今天的社会中尤为重要,因现代人需要在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之间找到平衡。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感受到“揆文奋武”的重要性。比如,在大学期间,我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也参加了各种文艺活动,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揆文奋武”:
文笔如刀削玉立,
战场上心如炬燃。
揆文奋武齐并举,
方能成就大事业。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well-rounded individual”,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虽然不同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全面能力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揆文奋武”的学*,我认识到在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文与武的结合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全面,帮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找平衡。
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