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0:00
“整冠纳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齐地戴上帽子,穿上鞋子”。它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常用于指代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礼仪或准备的周全性。
成语“整冠纳履”出自《礼记》,其中提到君子在重要场合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强调了礼仪和整洁的重要性。这一成语在古代强调了个人的修养和社会交往的礼节。
“整冠纳履”可以在诸多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仪表和礼仪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尤其在社交场合。整齐的着装和礼仪不仅反映个人的内在修养,也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商务、社交等正式场合中,整洁的外表被视为专业和尊重的表现。
“整冠纳履”让我联想到一种自信与从容的状态。一个人的外表往往能直接影响他人的第一印象,而整洁的衣着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对生活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在我平时的学*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要。
我在面试时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做到整冠纳履。因为我知道,给面试官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关键的。最终,我成功获得了那份工作。
在晨曦初照的清晨,地面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整冠纳履中复苏。行人们整齐的衣着,仿佛是在向新的一天致敬。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ressed to impress”,意指穿着得体以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尽管具体表达不同,但其内涵反映了对个人形象与礼仪的重视。
通过对“整冠纳履”的深入学,我意识到个人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修养的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提醒我重视细节和礼仪,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晋书·王导传》:“导既至,整冠纳履,以见司马睿。”
《后汉书·袁绍传》:“绍既至,整冠纳履,以见曹操。”
《汉书·王莽传上》:“莽既至,整冠纳履,以见太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至,整冠纳履,以见赵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整冠而见,纳履而趋。”
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当避嫌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