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12:32
“元元之民”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其中“元元”指的是普遍、广大,强调了一种普通、平凡的状态,而“之民”则指的是百姓或人民。整体上,它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尊重与关注。
“元元之民”出自《尚书·大禹谟》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惟元元之民,惟和之民”,意在强调统治者要关注和关心普通人民的福祉。这一成语体现了古代**的治国理念,重视民众的生计和幸福。
在现代汉语中,“元元之民”可用于各种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元元之民”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民众的关爱与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反映了当代人对社会公正与平等的追求,鼓励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感受到一种对普通民众的同情与关怀。它激励我在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努力为他们发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一些困难家庭。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元元之民”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与尊重。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这繁华的城市中,
多少“元元之民”默默无闻,
他们的笑声与泪水,
交织成生活的乐章。
在英语中,可以用“common people”来表示类似的意思,但往往缺乏“元元之民”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对普通人的尊重。不同文化中对于普通民众的描绘和理解也有所不同,有些文化可能更强调个体的奋斗,而有些则更侧重于集体的力量。
“元元之民”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提醒我关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作为学*者,我将继续使用这个成语,努力在我的表达和思维中融入对普通百姓的关注与尊重。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元元之民,咸仰朕德。”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元元之民,莫不乐其生。”
《汉书·食货志上》:“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
《史记·秦始皇本纪》:“元元之民,咸仰朕德。”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元元之民,莫不乐其生。”
~,莫不乐安于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