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6:43
成语“目染耳濡”字面意思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它的基本含义指的是通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而受到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熏陶和影响。
“目染耳濡”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目染耳濡,故知其然。”这句话说明一个人通过所见所闻逐渐受到影响,形成某种态度或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历史上用于描述教育、道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在**文化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成语“目染耳濡”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强调了环境和氛围在教育和道德形成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多样化,这个成语依然适用,提醒人们关注周围环境的影响力。
“目染耳濡”给人一种温和而深远的影响感,联想到家庭教育、师生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次接触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的思想和行为。
在我的求学过程中,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目染耳濡”的影响。无论是学*态度还是人生态度,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老师的影响。
在一个小村庄里,孩子们每天在老人的故事中成长,目染耳濡,心中种下了古老智慧的种子。随着岁月流逝,这些种子悄然发芽,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you are influenced by your surroundings”,强调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不同文化中都存在对环境影响的认可,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目染耳濡”的学,我认识到周围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与表达中,理解并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这个成语提醒我,时刻关注周围的影响,以更好地塑造自己。
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警世通言》卷十一:“他自幼目染耳濡,懂得许多医术。”
《醒世恒言》卷三:“他自幼目染耳濡,学得一身好武艺。”
《聊斋志异·阿绣》:“阿绣自幼目染耳濡,习得一手好针线。”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他自幼目染耳濡,学得一口好字。”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自幼目染耳濡,见惯了这些繁华景象。”
伏原皇太后崇俭黜奢,时以民生为念,俾皇上知稼穑之艰难,~,圣功自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