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3:24
“欢若平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平常一样欢喜”。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亲切、自然,情感上没有隔阂,犹如老朋友一般。
“欢若平生”出自唐代文学家李白的诗句,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相聚时刻的珍视。李白的诗作常常充满豪情与浪漫,而“欢若平生”则恰好体现了他与朋友相处时那种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
“欢若平生”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友情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成语“欢若平生”强调了朋友间的自然、亲切与真诚,反映了人们对友谊的重视和向往。在现代社会,这种情感依然适用,尤其在快节奏生活中,能够与老朋友重聚,感受那种无拘无束的相处方式,显得尤为珍贵。
“欢若平生”让我联想到与朋友相聚时的愉快时光。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亲切的情感,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这种成语的使用能够增强交流的深度,使对话更具情感色彩。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我们已经多年未见,但见面时却欢若平生,仿佛时间从未流逝。我们分享着过去的记忆,聊着各自的生活,这种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和美好。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欢若平生”:
月下重逢共醉欢,
语笑间情似平生。
时光流转无隔阂,
愿此情长驻心间。
这种方式不仅展示了成语的表现力,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s if they were old friends”,强调了与人相处的自然与亲切。虽然不同文化背景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对友谊的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欢若平生”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它提醒我珍惜每一次相聚,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鲔在城上,彭在城下,相劳苦,欢语如平生。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与张世杰相会,欢若平生,共谋抗元大计。”
《唐诗三百首·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欢若平生别,愁如隔世违。”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沛公,曰:‘吾与汝欢若平生,何故背我?’”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与聂小倩初见,便觉欢若平生,遂结为夫妻。”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喜得眉开眼笑,连忙说道:‘你我欢若平生,何须如此客气。’”
秦王一见,~,日日设宴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