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32:03
“指不胜偻”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手指)无法承受弯曲”,形容人的身体或精神状态非常疲惫、无力。它常用来形容人因过于劳累或经历了艰辛而无法承受,表现出极度的疲惫感。
“指不胜偻”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指不胜偻,身不胜负”,意指手指不能承受弯曲,身体不能承受重担。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反映出古人对身体健康和劳累的关注,强调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负担。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日常对话中形容某人疲惫不堪、演讲中用以强调工作压力等。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辛劳和无奈;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表达对工作的感慨或对生活压力的理解。
在**文化中,重视劳动和对工作的投入,因此“指不胜偻”反映了对辛勤工作的认可和对过度劳累的警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加,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更为广泛,提醒人们关注身心健康。
“指不胜偻”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拼搏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在表达疲惫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反思生活的节奏。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公司项目中经历了连续几周的高强度工作,最终感到“指不胜偻”。那段时间我意识到,虽然工作很重要,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我开始尝试调整作息,合理安排时间,以避免过度疲劳。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画家,他为了完成一幅重要的作品,连续几个晚上都未能入睡。最终,他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不胜偻”,画布上的颜色也开始模糊。此时,他意识到,创作不仅需要激情,也需要适度的休息与反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exhausted”或“burnt out”,虽然这些词汇并不完全等同于“指不胜偻”,但它们同样描绘了疲惫和压力的状态。两种文化中都反映了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关注。
通过对“指不胜偻”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过度劳累的危害,也意识到在生活中,适当的放松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奇遇之多,指不胜偻,若今日所昵,未数数觏也。
《宋史·文苑传序》:“指不胜偻,言其博也。”
《晋书·王导传》:“王导曰:‘指不胜偻,言其广也。’”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曰:‘指不胜偃,言其众也。’”
《汉书·艺文志》:“指不胜偻,言其繁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矣,指不胜偻,言其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