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1:20
成语“众望攸归”的字面意思是“众人的期望归向于某人或某事”。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个人或事物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期待,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受到广泛的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在担任重要职务或角色时。
“众望攸归”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是:“故君子之行,众望攸归。”这一成语强调了君子应当行事得体,以赢得民众的期待和支持,反映出古代社会对领导者品德与能力的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众望攸归”常用于描述一个领袖或英雄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讨论哪个候选人最有可能赢得选举;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它来强调团队或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领导者的德行和能力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价值。成语“众望攸归”反映出对群体意愿的重视,尤其在现代社会,公众人物和领导者的形象和公信力仍然对其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
“众望攸归”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与信任和期待相关。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联想到责任与使命感,也提醒人们要以身作则,赢得他人的信赖。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对我的能力和决策表示信任,形成了“众望攸归”的局面。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也更加努力去完成项目目标。
在一个小故事中: 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谁来担任新的村长。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年轻的李大爷最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总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最终,村民们齐声说道:“李大爷,您是我们众望攸归的领袖!”
在英语中,类似于“众望攸归”的表达可以是“the people's choice”或“the favorite”,这些表达同样反映了公众对某人或某事的支持和期待。虽然具体的文化背景可能不同,但对领导者和公众期望的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成语“众望攸归”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期望和支持的词汇,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可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与丰富性,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天下英雄,众望攸归,非光武之所能独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天下英雄,众望攸归,非光武之所能独也。”
《汉书·王莽传》:“天下之人,众望攸归,以为天子。”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英雄,众望攸归,非项籍之所能独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众望攸归,民所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