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1:22
“众望有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众人的期望有了归宿”,即大家的期望得到了回应或实现。它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符合公众的期待,通常带有积极的意义。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具体出处可能较难考证,但可以理解为在历史上,公众的期待和选择常常影响到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古代,贤明的君主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期待,而现代社会中,公众对某一**或人物的期望则反映了社会共识。
“众望有归”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集体意识通常被强调,公众的期待和意见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众望有归”反映了社会对领导者、政策或的支持与期待。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公众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因此该成语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众望有归”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带有希望和信心。它让人联想到众人团结一致、共同追求目标的情景,提升了个人和集体的士气。
在生活中,我曾参加一个社区活动,大家对活动的成效有很高的期待,最终活动圆满成功,大家都说这是“众望有归”。这样的经历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及满足公众期待的成就感。
在一个短诗中使用“众望有归”:
春风拂面花自开,
众望有归共此时。
愿将努力化作雨,
滋润心田梦成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voice of the people”或“the will of the people”,它们都强调公众的意见和期望。在不同文化中,集体意识和个人期望的结合也有相似的表达,表明社会对领导者和决策的影响。
通过对“众望有归”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公众期待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关注集体的声音和共同的目标。在今后的学和交流中,我会更灵活地运用这个成语,增强我的表达效果。
俄而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
又见~,阴劝高祖应天受命,高祖从之。(《隋书·崔仲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