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5:38
“才疏德”这个成语由“才”、“疏”、“德”、“”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才华稀少,品德*弱”。其基本含义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智和德行都不够出色,通常带有谦逊的意味,常用于自谦。
“才疏德*”出自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与友人书》。在这篇信中,李白谦虚地表达了自己才华不足、品德不够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自我反省。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文人常以自谦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处境与对他人的尊重。
“才疏德*”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成语“才疏德”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现代社会中,尽管竞争激烈,谦虚依然受到推崇,常常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态度。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多为反思和自省。它促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激励我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在表达时,使用“才疏德*”可以传递出一种谦逊、低调的态度,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多次使用“才疏德”来自我反省。例如,在参加学术会议时,我会感到自己的知识深度与领域内的专家相比显得不足,便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我的敬意与谦逊。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才疏德*”的意象:
月明点滴窗前影,
才疏德*心自惭。
愿将笔墨描青志,
不负韶华岁月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odest about one's abilities”或“humble”. 这些表达也强调谦逊和自我反省的态度,反映出不同文化中对谦虚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才疏德*”的分析,我深入理解了谦逊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体现。在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传达出尊重他人和自我反思的态度。
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上表自陈才疏德薄,请辞兵权。”
《旧唐书·李靖传》:“靖自言才疏德薄,恐误国家大事。”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屡疏自陈才疏德薄,请辞要职。”
《明史·海瑞传》:“瑞自陈才疏德薄,不足以任大事。”
《宋史·岳飞传》:“飞辞以才疏德薄,不敢当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