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才多识寡

时间: 2025-04-25 21:37:33

才多识寡

基础信息

  • 成语才多识寡
  • 繁体纔多識寡
  • 拼音 cái duō shí guǎ
  •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才多识寡】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4:59

基本定义

“才多识寡”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才华很多,但知识却很少。它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能力突出、才华横溢的人,实际上却缺乏深厚的知识储备或实际经验。

成语来源

“才多识寡”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才多识寡,故君子少之。’”意思是说,才能虽然多,知识却不多,因此君子应该要少与这样的人成为交往。这一成语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光有才华而没有深厚的知识是不足的。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 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学中,可以用来描绘一些表面风光的文人,内心却空虚的角色。
  • 日常对话:用于评价某人的能力,提醒他要增加知识深度,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才华。
  • 演讲:在教育或职场培训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告诫听众不要仅仅依赖自己的才能。

示例句子

  1. 虽然他在舞台上才华横溢,但我觉得他还是“才多识寡”,缺乏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2. 职场中,很多年轻人都表现出“才多识寡”的现象,急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3. 在这次讨论中,几位专家虽然各有专长,但却都显得“才多识寡”,缺乏对整体问题的把握。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才子佳人”:形容才华出众的人,但侧重于才华。
    • “纸上谈兵”:指空谈理论而无实际经验,与“才多识寡”有相似之处,强调缺乏实践知识。
  • 反义成语

    • “才德兼备”:形容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品德,与“才多识寡”形成鲜明对比。
    • “博学多才”:表示一个人知识广博,才能出众,直接与“才多识寡”相对。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愈发受到重视,尤其在快速发展的科技与信息时代,单靠表面的才能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才多识寡”在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提醒人们要注重全面发展。

情感与联想

“才多识寡”让我联想到许多在职场中遇到的年轻人,他们虽然充满激情和创意,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遇到瓶颈。这种现象让我感到一些失落与焦虑,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个人应用

在大学时期,我曾遇到一位同学,他在学术讨论中表现得非常自信,然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显得无从下手。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才多识寡”的现实,我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寒冷的冬日,我写了一首小诗:

才多识寡如寒梅,   
花开时节却无香。  
心中有梦向远方,  
知识为翼更飞翔。

这首诗表达了对知识深度的渴望,以及对知识与才能结合的追求。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相似的表达是“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 of none”,意指一个人会很多事情,但没有一项真正精通。虽然两者都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但“才多识寡”更侧重于才华与知识的对比,而英语表达则更多强调了各种技能的广泛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才多识寡”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重要。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才多识寡】的来源

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

【才多识寡】的引证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明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论语·公冶长》:“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才多识寡】的故事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跟着孙登旅游,孙登问他的意图,嵇康就是不回答。他们在一起游玩了三年终于要分开时,嵇康问孙登为什么不说话。孙登说他才多识寡,给他留下赠言:“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耀;用才在乎识真,所以全其年。”

【才多识寡】的例句

西晋嵇康~,好善暗人,是以遇踵会之祸。

相关问答

才多识寡是什么意思

才多识寡打一数字

才多识寡的成语故事

才多识寡打一生肖

才多识寡造句

才多识寡的拼音

才多识寡指什么生肖和动物

才多识寡的深刻含义

才多识寡是什么生肖

才多识寡打三个数字

推荐查询

  • 才多识寡是什么意思
  • 才多识寡打一数字
  • 才多识寡的成语故事
  • 才多识寡打一生肖
  • 才多识寡造句
  • 才多识寡的拼音
  • 才多识寡指什么生肖和动物
  • 才多识寡的深刻含义
  • 才多识寡是什么生肖
  • 才多识寡打三个数字

相关查询

寸心如割 寸心千古 寸心不昧 寸地尺天 寸土必争 寸土尺金 寸土尺地 寸土不让 寸善片长 寸利必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湔裳 入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君子三戒 爿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醉开头的成语 鱼鱼雅雅 江河不实漏卮 莫名其妙 杜断房谋 骋肆 瓠犀 善地 知人论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