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7:47
“惭愧无地”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感到羞愧得无处可藏。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做错事或失误而感到极度羞愧,无法面对他人或社会,心中充满懊悔和自责。
“惭愧无地”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字面理解中看出它的构成。“惭愧”表示内心的羞愧和不安,而“无地”则强调了这种无法自处的状态。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人们因过错而感到羞愧的情节,这种情感在**文化中是常见的。
该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因道德失范或犯下错误而感到“惭愧无地”,常常用来突出人物的内心挣扎。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在某个情境中的不安或自责,例如:“我今天迟到,真是惭愧无地。”在演讲中,讲者也可以通过引用该成语来强调责任感和勇于承认错误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羞愧是一种重要的情感,尤其在道德和伦理观念上被高度重视。惭愧无地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与社会对责任和道德的期待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强调诚信、责任感和道德行为的场合。
“惭愧无地”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强烈的自责和悔恨。它引发的联想可能包括内心的挣扎、对他人的歉疚以及对自我认知的反思。这种情感在表达时往往伴随强烈的情绪,能够引起听者的共鸣。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疏忽导致项目出现了问题,回到办公室后,我感到惭愧无地,面对同事们的目光,我深感内疚。这让我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也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细心。
在一次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惭愧无地”融入其中:
“月下独坐思往事,
心中惭愧无地藏。
回首往昔难自释,
唯愿未来不再伤。”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惭愧无地”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ashamed"(羞愧)和"no place to hide"(无处可藏)的结合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这种情感的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语境与用法,但核心情感是相似的。
通过对“惭愧无地”的学,我深刻理解到羞愧感不仅是对错事的反思,更是自我成长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
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明史·海瑞传》:“瑞惭愧无地,遂不复仕。”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惭愧无地,乃以死自誓。”
《晋书·王导传》:“导惭愧无地,遂不复言。”
《后汉书·班超传》:“超惭愧无地,乃辞归。”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惭愧无地,自刎而死。”
每月薪俸终不过二百元左右,就此一点,已足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