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7:53
“束蕴乞火”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束起蕴藏的火焰,乞求他人的火焰。它通常用来形容依赖他人,尤其是在力不从心时向他人求助的行为。整个成语传达了一种无奈的依赖感,常用于表达一种无助和渴望的状态。
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民俗和故事,具体的出处可能并不明确,但可以联想到古人为了生存而需要火的情景。在古代,火不仅是烹饪和取暖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乞求火焰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求助与合作。
“束蕴乞火”适用于多种情境,包括但不限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互助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束蕴乞火”体现了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需要相互依赖的情感。现代社会中,尽管强调个人能力,但在团队合作、职场协作等场合,依然存在这种求助的文化。
这个成语常常会引发一种无奈和渴望的情感,联想到人在面临挑战时的脆弱和对他人支持的渴望。它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适时地向他人求助并不是一种弱点,而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团队项目的压力,面对重重困难,我意识到自己无法独自完成任务,于是我选择了束蕴乞火,寻求团队成员的支持。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能会这样表达:
寒夜乍至火难求,
束蕴乞火盼友愁。
共话人生共拾梦,
一丝温暖解忧愁。
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出在困境中对友谊和支持的向往。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ask for a helping hand”,意指请求帮助。尽管具体表达方式不同,但求助的情感和背景是相似的,反映出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普遍的心理需求。
通过对“束蕴乞火”的学,我认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应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与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吾闻之,束蕴乞火,非所以待豪杰也。’”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曰:‘吾闻之,束蕴乞火,非所以待英雄也。’”
《汉书·蒯通传》:“蒯通曰:‘臣闻之,束蕴乞火,非所以待贤者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束蕴乞火,非所以待君子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请师于秦,秦伯使公子絷如晋,晋侯使荀息束蕴乞火于秦。”
从前有一个婆婆诬告儿媳偷家里的肉,儿媳百口莫辩被婆婆赶出家门,只好去找邻居大婶帮助伸冤。大婶深知她的为人,就想出一个办法,拿一团乱麻到那个婆婆家去借火,说是自家的狗因为争吃别人家的肉被咬死。婆婆知错就去追儿媳回家
打门声急谁氏子,~霜风寒;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