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2:39
成语“名不虚传”的字面意思是“名字并不是虚假的传说”,指的是某个人或事物的名声、声誉与其实际表现相符,强调实际能力与名声一致,常用来赞美某人或某事确实具有应有的价值和实力。
“名不虚传”出自《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王朗在某次谈话中提到:“名不虚传,实事求是。”这句话强调了名声与实际相符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人对真实和实际价值的重视。
该成语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名声与实际价值的结合,成语“名不虚传”体现了对真实能力的崇尚。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商业和学术领域,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反映了对诚信和实力的追求。
“名不虚传”给人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常常与赞誉、认可相关联。它激励人们追求真实的表现和能力,避免空洞的名声。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会联想到成功与努力。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有一位老师被大家称赞为“名不虚传”,因为她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教学能力极强,确实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珍视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这样一句: “山高水长名不虚传,岁月如歌映月明。” 这句诗表达了自然与人名声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了真实的存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ived up to its reputation”,同样传达出名声与实际相符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真实与名声的关系的重视是一致的。
通过对“名不虚传”的学,我理解到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背景。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鼓励我追求真实的表现,并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内容的真实性。
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系船白面问溪翁,~说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