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杀彘教子

时间: 2025-04-24 02:48:25

杀彘教子

基础信息

  • 成语杀彘教子
  • 繁体殺彘教子
  • 拼音 shā zhì jiào
  •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父母说话算数"

【杀彘教子】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40:49

基本定义

“杀彘教子”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杀猪教孩子”。其中,“杀彘”指的是杀猪,象征着一种严厉的教育方式;“教子”则是指教育孩子。成语的基本含义是通过严厉的手段来教育后代,强调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当采取果断而严格的态度,尤其是在关键时刻。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自《左传》,原文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古者,杀彘教子,今之人未可杀彘。”这段话讲述的是古代父母为了教导子女,采取了一种极端而严厉的方法,即杀猪作为教育的手段。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教育孩子的重视,以及为达到教育目的而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的态度。

使用场景

“杀彘教子”常用于讨论教育子女的方式,特别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语境中。它可以出现在教育类的文章、演讲、甚至日常对话中,表达一种对教育方式的反思或讨论。

示例句子

  1.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采用“杀彘教子”的方式,认为严厉能让孩子更快成长。
  2. 在现代教育中,虽然不提倡“杀彘教子”,但仍有不少家长认为严格管教是必要的。
  3. 老师在课堂上也提到,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有时需要“杀彘教子”。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严师出高徒,惩前毖后。这些成语同样强调严格的教育方式与有效的学习成果。
  • 反义成语:放任自流,溺爱纵容。这些成语则表示对教育态度的放松或过于宽容,强调的是缺乏严厉教育的结果。

文化与社会背景

“杀彘教子”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父母责任感的体现。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强调的是爱与理解的教育方式,而非单纯的严厉。尽管如此,成语仍然提醒人们在教育上要有一定的原则和度,不能过于放纵。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尤其是对于现代人来说,严厉的教育常常与压迫、痛苦等负面体验相连。联想到教育时,有时我们会反思是否过于苛刻,或是缺乏恰当的爱与支持。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见到一些家长采用“杀彘教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结果使得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反而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教育需要平衡,既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宽松。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构建一个场景:一个年轻的父亲在面对孩子不听话时,想起了“杀彘教子”的古训,但他却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最终发现孩子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会以“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来表达,强调管教的重要性,但现代教育理念也逐渐转向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情感支持的方式。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杀彘教子”这个成语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过程。这个成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教育应当在严格与爱的平衡中进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杀彘教子】的来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曾子曰:‘……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杀彘教子】的引证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云:‘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

《战国策·齐策六》:“田单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丘。’田单乃惧,问鲁仲连曰:‘先生高义,敢问攻狄不能,何也?’鲁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插,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云曰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闻君言莫不挥涕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枹鼓之,狄人乃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杀彘教子】的故事

春秋时期,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她去。妻子要他回去并许诺回来就杀猪给他吃。妻子从市场回来,曾子抓住一头猪就要杀,妻子说那只是骗小孩的话。曾子说:“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说到要做到。”

相关问答

杀彘教子的意思

杀彘教子成语故事

杀彘教子文言文

杀彘教子拼音

杀彘教子是成语吗

杀彘教子造句

杀彘教子的翻译

杀彘教子原文

杀彘教子小古文

杀彘教子是什么生肖

推荐查询

  • 杀彘教子的意思
  • 杀彘教子成语故事
  • 杀彘教子文言文
  • 杀彘教子拼音
  • 杀彘教子是成语吗
  • 杀彘教子造句
  • 杀彘教子的翻译
  • 杀彘教子原文
  • 杀彘教子小古文
  • 杀彘教子是什么生肖

相关查询

好汉英雄 好汉惜好汉 好汉做事好汉当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死不如恶活 好歹不分 好模好样 好梦难成 好梦难圆 好梦不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衅鬯 开晓 面面俱到 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楚艘 卝字旁的字 免战牌 四点底的字 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挨肩叠足 惘若有失 飜空 荆钗布袄 见贤不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