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0:05
成语“疮痍弥目”字面意思是“伤痕累累,遍布眼前”。其中,“疮痍”指的是伤口、创伤;“弥目”意为覆盖在眼前,形容伤痛、创伤的情况非常普遍、严重。整体含义引申为在某种环境或状态下,遭受了很多创伤和苦难,令人感到悲惨和无奈。
“疮痍弥目”出自《左传》,原文是“疮痍弥目,伤痕累累”,描述战乱后人民遭受的苦难,体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这一成语反映了历史上动乱时期,社会和人们身心所承受的重大创伤。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历史评论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讨论中,尤其是在描述战争、灾难或重大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时。它也可以用于日常对话中形容个人或集体经历的痛苦和困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的历史文化中,战争与苦难是常见的主题,成语“疮痍弥目”深刻反映了社会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它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历史的教训,珍惜和平与安宁。
“疮痍弥目”带给人沉重和忧伤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战争、灾难及其带来的深重影响。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目睹一场自然灾害后,受灾地区的惨况让我感受到“疮痍弥目”的真实含义。那时我深刻意识到,灾难不仅对物质生活造成了冲击,更对人们的心理和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首描写战争与和平的诗中可以使用“疮痍弥目”:
烟云散尽,剑影消逝,
往日辉煌,今何所依。
疮痍弥目,泪水千行,
愿来岁春,重见花香。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可以用“scarred landscape”来形容经历灾难后的地方,虽然表达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情感内涵是相似的。
“疮痍弥目”作为一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们关注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社会与人性,增强了我们对和平的珍视。
复丁干戈大乱之后,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亦云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