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9:42
成语“矫矫不群”由“矫矫”和“不群”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卓尔不群,表现出超凡的才华或品质,通常用来形容与众不同、出色的人。其基本含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非凡的能力。
“矫矫不群”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文是“矫矫者,见之者必称之为杰出,不群者,见之者必称之为孤立。”这里的“矫矫”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样子,形容一个人的气质、风范出众,而“不群”则表示不与常人同类,突出了个体的独特性。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比如,在文学中,可以用来描绘一个英雄人物的非凡气质;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容朋友的某种才能或气质;在演讲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位杰出人物的成就。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与卓越品质是对英雄人物的崇敬表现。现代社会中,尤其在职场竞争中,“矫矫不群”的品质被视为成功的关键。因此,这一成语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对个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强调上。
“矫矫不群”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某个领域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物。这种成语使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中追求卓越,努力做到不拘泥于常规、勇于创新。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科技创新比赛,凭借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努力,最终获得了奖项。那时我感受到“矫矫不群”的真正意义: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只有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创意,才能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在一首现代诗中,可以这样运用“矫矫不群”:
在喧嚣的城市中,
他如松柏挺立,
矫矫不群,
映照出心中的理想,
坚定而执着。
在英语中,可以用“stand out from the crow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非凡之处。然而,中文成语“矫矫不群”更具古典美,且包含了更多文化内涵,强调了个人的非凡与不凡的气质。
通过对“矫矫不群”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个体才华的赞美,更是一种激励,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卓越、展现独特。它让我在语言学中更加注重词汇的丰富性与表达的准确性,同时也激励我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至于诗界,则李杜诸家,岂非~,阐扬《风》《雅》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