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8:57
成语“劳而无功”字面意思是“辛苦劳动却没有成效”。基本含义是指经过努力工作或付出辛劳,但最终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或成就,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白费力气的事情。
“劳而无功”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义,劳而无功;小人之于利,功而无劳。”这里的意思是说,君子追求的是义,而小人追求的是利。君子在追求义的过程中,可能会付出很多努力,但并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利益或成果。
“劳而无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工作是美德,但“劳而无功”提醒人们,不仅要努力,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强调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性。
“劳而无功”常常带有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色彩,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更要关注方法和方向。这也引发人们对生活中努力与收获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劳而无功”的情况。比如,曾经在一个项目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认识到,努力固然重要,但方法和团队合作同样不可忽视。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绘: 在一座小山村里,年轻的农夫小李每天都辛勤耕作,期待着丰收。然而,每到收获季节,他的田地却总是颗粒无收。村里的老人看到这一幕,叹息道:“小李啊,你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不懂得合理施肥、灌溉,终究是劳而无功。”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to work hard for nothing”,意指辛劳却无收获。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背后的理念是相似的,强调努力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劳而无功”的学,我深刻体会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智慧启示,教会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避免无谓的付出。
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劳而无功,不如勿劳。”
《后汉书·班超传》:“劳而无功,不如勿劳。”
《汉书·王莽传上》:“劳而无功,不如勿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劳而无功,不如勿劳。”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劳而不怨,功而不伐。”
春秋末期,孔子极力主张用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恢复过去的礼制,主张统治阶级用仁义来感化百姓,可惜没人欢迎他的政治主张。他去卫国游说前,鲁国太师金说他这样做无疑是把船弄到陆地上去运货一样劳而无功
不注意科学,一味地蛮干,结果必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