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24:10
“欲盖而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想要掩盖却反而显露出来”。其基本含义是指掩饰某种事情或者问题,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让真相更加明显。
成语“欲盖而彰”出自《左传·宣公十三年》,原文是:“欲盖而彰,欲隐而昭。”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试图掩盖某种事情,但最终却暴露了真相。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于虚伪和掩饰行为的批判,也警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诚实和透明。
“欲盖而彰”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诚实和透明是被高度重视的价值观。“欲盖而彰”反映了隐藏真相的行为在社会中的不被接受。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政治、商业和个人诚信等方面。
“欲盖而彰”让我联想到人际关系中诚实的重要性。掩饰往往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反而让人更难以信任。在表达上,这个成语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朋友曾试图掩盖自己的学业问题,结果在一次聚会上被大家无意中揭露。这让我想起“欲盖而彰”,也让我反思诚实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欲盖而彰”:
月下独行影随形,
欲盖而彰心底声。
掩饰虽难逃真相,
明灯照亮自清明。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cover up”或“to hide the trut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往往缺乏“适得其反”的意味。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但均强调了掩饰行为的不可取。
通过对“欲盖而彰”的学*,我认识到诚实与透明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表达中更加注重真实性。
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欲盖而彰,恶积而彰。”
《后汉书·杨震传》:“欲盖而彰,恶积而彰。”
《汉书·王莽传上》:“欲盖而彰,恶积而彰。”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欲盖而彰,恶积而彰。”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欲盖而彰,恶积而彰。”
世人~,欲抑而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