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2:08
“相得益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彼此相得,互相辉映”,通常用来形容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产生更好的效果或结果。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和谐与互补,特别是在合作、配合的情境中。
“相得益彰”出自《周易·系辞下》,原文为:“君子之道,虽小无见,犹相得也。”它强调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够相互促进,达到更高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于形容各类事物间的良好配合,不限于人际关系。
“相得益彰”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相得益彰”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和谐与合作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团队合作、商业合作及人际关系中,强调了群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相得益彰”让我联想到团队合作的愉悦与成就感,尤其是在经历了许多挑战后,最终达到共同目标时的那种满足。在表达时,我常用这个成语来描绘积极的合作关系。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一个多部门的项目。起初,各部门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随着交流的增多,大家发现了各自的优势,最终在协作中相得益彰,项目顺利完成。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良好合作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两心相许共舞新篇,
各展所长成就辉煌。
相得益彰如月映星,
携手并进绘未来图。
在英语中,“mutually beneficial”或“complement each other”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但具体使用场合及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的平衡,可能更侧重于个人成就。
通过对“相得益彰”的学,我体会到它在语言学与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合作与和谐的意义。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具有表现力,更在生活中提醒我们珍视合作与共赢的价值观。
《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与陈宜中相得,益彰其忠。”
《晋书·王导传》:“王导与周顗相得,益彰其才。”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与班固相得,益彰其文。”
《汉书·王莽传上》:“莽与太皇太后相得,益彰其德。”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相得,益彰其美。”
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