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8:25
成语“无可奉告”的字面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告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某个问题或情况没有可供回答的信息,通常用于表示拒绝回答或无从回答,带有一种消极或无奈的语气。
“无可奉告”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更多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构成是“无可”与“奉告”,其中“奉告”意为“恭敬地告知”,而“无可”则表示没有可以告知的内容。
该成语常见于以下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公共事务、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环境中,“无可奉告”常常被用作一种保护隐私或避免冲突的策略。它反映了现代人对于私人信息的重视,以及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谨慎态度。
“无可奉告”给人一种神秘、冷漠或无奈的感觉。它通常暗示着某种不便或不愿意透露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对话中可能引发更多的好奇心或不满。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工作面试中被问及关于我的薪资期待。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过于私密,于是我礼貌地回应:“对此我无可奉告。”这样的回答让我在保持专业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在一首描绘神秘访客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他在夜幕低垂时而至,
言辞如烟,缥缈而逝。
问他来意,面带微笑,
“无可奉告”,是他唯一的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使用短语“no comment”,虽然在语气上可能更为直接,但含义上与“无可奉告”相似。不同文化中对隐私和直接交流的态度可能影响这类表达的使用频率和情境。
通过对“无可奉告”的学习,我认识到在交流中适当的沉默和拒绝回答是保持界限的重要方式。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在不同情境中如何灵活运用语言,保护自己的隐私与立场。
《资治通鉴·唐纪》:“唐太宗问魏征曰:‘卿何如人也?’魏征对曰:‘无可奉告。’”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使西域,西域诸国问汉之政,班超对曰:‘无可奉告。’”
《汉书·张良传》:“高帝问张良曰:‘子房何如人也?’张良对曰:‘无可奉告。’”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问范增曰:‘沛公何如人也?’范增对曰:‘无可奉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如楚,楚子问晋之政,荀息对曰:‘无可奉告。’”
事关公司的财务机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