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49:00
“稼穑艰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种田和收获都很艰难”。它描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反映了农民辛勤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引申而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领域的努力与艰辛。
“稼穑艰难”出自《左传》,原文是“稼穑之艰难,非我所能知”。该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其面临的自然和社会挑战。历史上,农业是生存的基础,而农民的艰辛劳动则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关键,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与敬畏。
“稼穑艰难”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被视为国之根本,农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稼穑艰难”反映了对农民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刻理解。现代社会中,尽管科技进步,农业依然面临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稼穑艰难”的意义依旧适用。
“稼穑艰难”传递出一种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同情,令人联想到辛勤的农民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情景。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努力与奉献的认可。
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我曾在农村体验过农作的艰辛。每当看到农民在烈日下劳作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稼穑艰难”这个成语,它提醒我珍惜食物和尊重劳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稼穑艰难”:
春耕秋收心似铁,
稼穑艰难路漫漫。
虽知辛苦承天命,
但愿禾苗翠更鲜。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的“no pain, no gain”意指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反映了艰辛劳动的普遍共鸣。这显示了不同文化在对待劳动与努力的相似态度。
通过对“稼穑艰难”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艰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更加深刻。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努力奋斗者的敬意。
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资治通鉴·唐纪》:“稼穑艰难,民之本业。”
《后汉书·明帝纪》:“稼穑艰难,不可不恤。”
《汉书·食货志》:“稼穑艰难,王者所重。”
《史记·平准书》:“夫稼穑艰难,民所以生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稼穑艰难,不可不慎也。”
自以为上等之人,习成一身轻薄,~,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