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06:21
“忧劳成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忧虑和劳累而导致生病。它传达了过度的忧虑和辛劳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含义,强调心理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该成语源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忧劳成疾,恨不能早死以报先帝。”这里彰显了因忧虑与劳累而导致身心疲惫,甚至生病的现象。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关注。
“忧劳成疾”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了努力带来的疲惫,而反义成语则是与轻松、健康的状态相对立。
在**传统文化中,健康被视为重要的生活基础,而“忧劳成疾”反映出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人们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因此该成语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心理健康,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影响身体。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为了事业而拼搏的人,他们常常忽视自己的健康,直到身体发出警告。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几乎每天都熬夜到很晚,最终导致感冒。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忧劳成疾”的真实含义,也让我在后来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休息与调整。
我尝试写一首小诗:
夜深人静灯下影,
忧劳成疾苦无声。
何不把酒话人生,
轻松自在笑声盈。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burning the candle at both ends”,意指过度劳累,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之间未能合理安排时间,导致精疲力竭。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过度劳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忧劳成疾”的深入学,我对身心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平衡,重视健康。在今后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使用成语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
遗身利物,栉风休雨,由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宋史·岳飞传》:“飞以忧劳成疾,卒于军中。”
《晋书·王导传》:“导以忧劳成疾,薨于位。”
《后汉书·皇后纪上》:“后以忧劳成疾,崩于长乐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劳成疾。”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忧劳之至,疾作于内。”
存贤性忠谨周慎,昼夜戒严,不遑寝食,以至~,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