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02:01
成语“含垢藏疾”的字面意思是“隐藏污垢和疾病”。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内心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缺点或秘密,而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形象地说,就是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心却有许多不堪之处。
“含垢藏疾”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有许多隐患或缺点的人。成语的构成中,“含垢”指隐藏的污点,“藏疾”则是指潜在的病痛或缺陷。它的使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表里不一的批判。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注重表面礼仪和内心真实的矛盾,这使得“含垢藏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更加注重形象的塑造,然而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却常常被隐藏。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提醒人们关注真实的自我。
“含垢藏疾”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压力下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人。它引发了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表面的光鲜并不代表内心的健康。在表达上,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关注内心的真实状态。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个同学,他在学*上表现得非常优秀,但私下里却因为家庭问题而感到孤独和无助。通过这个经历,我深刻理解了“含垢藏疾”的含义,并在与他交流时更加关注他的内心感受,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尝试这样使用“含垢藏疾”:
月明之下影相随,
笑语盈盈掩心扉。
含垢藏疾人皆有,
何必伪装在此时。
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表面的欢愉之间的对比。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putting on a facade”,意思是给人一种假象,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表里不一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内心的挣扎和真实状态的隐瞒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含垢藏疾”的学,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不仅要关注表面,更要关心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加精准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含垢藏疾,以安四夷。”
《后汉书·袁绍传》:“含垢藏疾,以和万国。”
《汉书·王莽传上》:“含垢藏疾,以德怀远。”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含垢藏疾,君之体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含垢藏疾,天之道也。”
自擅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