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08:09
成语“负薪之疾”的字面意思是“背负着薪柴的病”。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因承担重任或负担而产生的困扰或痛苦,通常指为他人付出却未必能得到回报的辛苦。
“负薪之疾”源于古代的典故,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肩负重担而生病的情形,隐喻那些为了生计或责任而承受巨大压力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劳作和责任的看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辛苦付出的同情。
“负薪之疾”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辛勤劳动被视为美德,负薪之疾的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付出的重视与对辛苦者的同情。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工作压力和责任感依旧存在,因此这个成语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心理健康。
“负薪之疾”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奉献的人,他们为家庭、事业付出了许多,却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同和回报。这种辛苦和无奈让我感到心痛,同时也激励我在生活中更加珍惜和感恩那些为我付出的人。
在我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同学为了帮助家里偿还债务,几乎每天都在做兼职,学*也很努力。尽管他总是面带微笑,但我知道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常想起“负薪之疾”这个成语,鼓励自己在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压力。
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树林间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写下一首小诗:
背负薪柴路漫漫,
负薪之疾心中寒。
为家为国皆辛苦,
无言奉献任风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负薪之疾的情景,表达了对付出者的敬意与同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arrying a heavy burden”,同样指承受重任或压力。不同文化中对辛勤劳动者的尊重和同情是一致的,但在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对“负薪之疾”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辛苦付出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类努力与责任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提高与他人沟通的深度,使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社会现象。
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退休于居。
属有~,未倏敛版之恭,敢彻书函,冒干齐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