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4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2:31
成语“年近古稀”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年龄接近七十岁。“古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原句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意即七十岁的人在古代是很少见的。由此可见,成语“年近古稀”用来形容人年纪已大,且通常带有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与敬意。
“古稀”这一说法源于唐代的诗人杜甫,他在《曲江》中提到了人生七十的稀少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寿的珍视与感慨。在古代,由于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等因素,七十岁被视为高龄,因此“年近古稀”不仅描述了年龄,还传达了对生命的敬畏。
“年近古稀”常用于描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或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小说、散文中,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谈论长辈的生活、健康等。此外,在演讲中提到老年人时,使用此成语可以传达对他们的敬重。
在**文化中,老年人被视为智慧和经验的象征,传统上受到尊重和敬仰。“年近古稀”体现了这一文化背景,反映出社会对老年人关爱的需求。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年人的关注日益增多,“年近古稀”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老年生活的重要话题。
对我而言,“年近古稀”带来的是一种温情与敬仰的感觉。想到年近古稀的长辈们,他们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智慧。这个词语让我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状态,促使我在与他们交流时更加耐心和细致。
我曾经与爷爷一起度过他的七十岁生日,那时我用“年近古稀”来形容他的年纪,并向他表达了我的敬意。这个时刻让我意识到老年人的珍贵与智慧,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陪伴身边的长辈。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年近古稀”:
岁月匆匆似流水,年近古稀心自知。
白发苍苍笑声甜,人生若梦何处寻?
这首诗试图表达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展现出“年近古稀”的灵动与深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年近古稀”的表达常常也有对老年人的尊重,例如英语中的“senior citizen”或“golden years”。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老年人所拥有的智慧与经验,反映了文化对老年人群体的态度。
通过对“年近古稀”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的深邃。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年龄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珍视与长辈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
令合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近古希年。
《旧唐书·李靖传》:“靖年近古稀,而功名不减。”
《清史稿·王士禛传》:“士禛年近古稀,而诗文益工。”
《明史·杨慎传》:“慎年近古稀,而学问愈精。”
《宋史·文同传》:“文同年近古稀,犹能骑射。”
《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年近古稀,而志业不衰。”
他如今已是~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