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1:59
成语“年谊世好”的字面意思是“在不同的年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良好的”。它强调了人际关系在历史长河中的一贯性和重要性,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理念。
“年谊世好”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韵文。在古代,强调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类似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向往。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年谊世好”在中华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团结的价值观,符合儒家思想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现代社会中,尽管科技进步使人们的联系更加便捷,但真正的情感连接仍显得弥足珍贵。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友情的珍贵与持久,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真挚的关系始终是支撑我们生活的力量。它也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维护与朋友的联系。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因为工作原因与朋友疏远了很长时间,但在一次聚会上,我们重新建立了联系,感受到“年谊世好”的力量。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无论生活多忙,朋友的陪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岁月如歌,友谊常存,
年谊世好,情意绵绵。
风雨同行,共度风霜,
携手并肩,心心相连。
在许多文化中,友情和人际关系都受到重视。例如,英语中的“friendship lasts forever”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不同文化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
通过对“年谊世好”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人际关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该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珍视与他人的联系。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始终保持对友谊的重视。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
《清史稿·文苑传一·黄宗羲》:“宗羲年十四,补诸生,随父寓京师,读书恒至夜分。”
《明史·文苑传二·杨慎》:“慎少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异之。”
《宋史·文苑传五·刘恕》:“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年十二,时从师受《春秋左氏传》,即能问古今沿革事,与诸儒辩争论,皆出其意表。”
难道天又合他有甚么~,有心照应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