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1:43
成语“学贯天人”由四个字组成:“学”指学、知识;“贯”指贯通、通达;“天”在这里常指自然或宇宙;“人”指人类或社会。字面意思是指对知识的学与理解能够贯通天文与人事,形容人的学识渊博,能够对自然和人类事物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洞察。
“学贯天人”源于古代诗文,主要强调博学多才的思想。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仅掌握书本知识,还能理解自然法则和人情世故的人。具体的历史背景可能与古代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提倡的“知天命”与“明人事”均体现了这一思想。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学术讨论、个人评价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与知识;在学术讨论中,强调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在日常交流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才华。例如,在评选优秀教师时,可以说:“这位老师学贯天人,深受学生喜爱。”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与“学贯天人”都强调知识的丰富与深刻,但“学贯天人”更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与理解能力,而“博学多才”则更多强调知识的广泛性。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与智慧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本。成语“学贯天人”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通过学获得的智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专业化和细分化越来越突出,但“学贯天人”的理念仍然适用于强调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该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钦佩与向往。它激励人们追求全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与之相关的联想包括对知识的渴望、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成长的思考。
在我的学*与工作中,常常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我曾在一次学术交流中,运用“学贯天人”来形容一位老师,她的知识面广泛,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
在我创作的一首诗中,尝试融入这个成语:
书海无涯漫行舟,
学贯天人志远游。
星辰大海皆可问,
人间万象尽可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rounded”或“erudite”,都表示一个人知识渊博且全面。然而,这些词汇并未完全体现“学贯天人”中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理解。
通过对成语“学贯天人”的分析,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在学中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理解与应用。这在我的语言学与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促使我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的学识境界。
子牙妙算世无伦,~泣鬼神;纵使九公称敌国,蓝桥也自结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