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3:00
最后更新时间: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