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01:39
"学行修明"是一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为“学”、“行”、“修”、“明”。字面意思是通过学(学)和实践(行)来修身(修),以达到明理(明)的境界。基本含义强调了知识的积累、品德的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体现了一个人要在学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和智慧水平。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提倡通过学和修身来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学行修明”相关的概念在《论语》中有体现,孔子提到学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
"学行修明"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学行修明"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对知识和道德的尊重。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教育和职业发展领域,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强调个体不断学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刻苦学和努力实践的人生哲学,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学的态度,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它提醒我关注自我修养和品德的提升。
在我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志愿者项目,帮助低年级学生学*。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他们,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学行修明”的重要性。
在某个诗歌创作中,我尝试将“学行修明”融入其中:
书卷多情似故人,
学行修明逐梦寻。
心中明灯照前路,
不畏浮云遮望眼。
在英语中,可以找到“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表达,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虽然没有完全对应“学行修明”的成语,但都强调了学*和实践的结合。
通过对“学行修明”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这一成语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学的重视,更是对实践和道德修养的全面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种成语帮助我更好地把握文化内涵和表达思想。
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父绰,少孤,学行修明,有名于世。
乞自科举外,有~、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