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4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03:39
成语“不卜可知”的字面意思是“不用卜卦就可以知道”。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件事情的结果或结局非常明显,无需进行预测或推测,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不卜可知”源于古代的卜卦文化。在古代**,卜卦是一种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的方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某些事情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不需要借助卜卦来确认,体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明确预见。虽然具体的文学出处不详,但这一表达方式在古代文献中常常被用来描述明显的道理或结局。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尤其是在需要强调某种事情结果明显的情况下。例如,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中,分析某种趋势时,常用该成语来表达对未来的看法。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卜卦作为一种传统的预测方式,承载了古人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思考。不卜可知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人们常常希望能找到一些显而易见的趋势,以便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某种确定感和安心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清晰可见的结果和方向,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的进展非常顺利,团队的努力成果显著,大家都认为项目的成功不卜可知,这种明确的信心激励了更多的团队合作,使得最终成果超出预期。
在秋天的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秋风起,叶落纷飞,
未来的路不卜可知,
但心中有梦,何惧风雨。
在英语中,“obvious”或“self-evident”可以作为类似表达,强调某件事情的明显性。尽管不同文化中对未来的看法和预测方式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卜卦还是其他形式的预测,最终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未来。
通过对“不卜可知”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与理解。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成语能使表达更具深度和力度,也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之有道乎?’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不卜可知,曹操必败。”
《后汉书·袁绍传》:“不卜可知,此天命也。”
《汉书·王莽传下》:“不卜可知,天下将乱。”
《史记·项羽本纪》:“不卜可知,天下大势已去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卜可知,天子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