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9:40
成语“人鼠之叹”字面意思是人和老鼠的叹息。其基本含义是指人感到非常悲哀、无奈,常常用来形容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屈辱或者是无能为力的叹息。它传达了一种无助和悲哀的情感。
“人鼠之叹”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文学,具体的历史背景可能与人类对老鼠的感知有关。在古代社会,老鼠常常被视为不洁之物,象征着贫穷与卑微。而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常常在生活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因此,当人感到无助时,就会发出与老鼠相似的叹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悲哀。
“人鼠之叹”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人鼠之叹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认知和对命运的无奈。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面对竞争压力、经济负担等,仍然有人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适用性。
“人鼠之叹”常常带给人一种悲伤和失落的情感,联想到生活中的不易与压力,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它在表达情感时,能够引起共鸣,激发对生活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求职的挫折,也曾发出“人鼠之叹”。那段时间我尝试了许多方法,但都未能如愿,内心的无力感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窗外雨丝轻叩,心中人鼠之叹;
前路荆棘满布,何时能见曙光。
这段诗句通过“人鼠之叹”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活的无奈。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如“sigh of despair”,同样传达出一种无助感,但可能没有“人鼠之叹”那种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情感深度。不同文化对待生活困境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无奈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人鼠之叹”的学习,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奈。这一成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能力,让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感受。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人鼠之叹,非一日之积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人鼠之叹,非一日之积也。’”
《汉书·王莽传》:“莽曰:‘人鼠之叹,非一日之积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人鼠之叹,非一日之积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人鼠之叹,非一日之积也。”
秦朝大臣李斯年轻时上厕所见到老鼠争吃蛆吃,见到人来后仓皇逃跑,到官仓时见到老鼠们正在细嚼慢咽,根本不理会人。李斯不由感慨万分,同是老鼠竟有天壤之别,生活的环境不同,爬上去为贤者、君子,沦落下层的就是愚民、小人
看到贵族与平民,人们难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