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24:48
成语“拜手稽首”的字面意思是“用手拜,头下拜”,表示一种极为恭敬的态度。它的基本含义是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尊重,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正式场合或对待值得尊敬的对象时表现出的礼仪。
“拜手稽首”源自古代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先、师长和权威人物的尊重。在古代,行礼如拜、叩首等是表达敬意的重要方式。虽然具体出处不详,但这种礼仪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反映了社会对礼仪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家庭和社会交往中。成语“拜手稽首”不仅反映了对个体的尊重,更是一种道德规范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礼仪的形式有所简化,但对老一辈或文化传统的尊重仍然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
“拜手稽首”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敬仰和谦卑。每当我想到这个成语,脑海中浮现出古代文人对师长的尊敬和对先贤的崇拜,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同样重要。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经在一次讲座上遇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我对他的成就深感钦佩,心中不禁浮现出“拜手稽首”的情感,虽然没有实际行礼,但心中对他的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拜手稽首”融入到一首诗中:
苍穹之下,星河璀璨,
举目仰望,心生敬畏。
拜手稽首,向先贤致意,
求知若渴,愿随其后。
在其他文化中,表达尊敬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在西方文化中,通常通过礼貌用语和肢体语言(如握手、点头)来表现敬意,而在日本,鞠躬则是表达尊重的重要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核心的尊重理念是一致的。
通过对“拜手稽首”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尊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礼貌,也是对自己道德修养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增进交流的深度。
皋陶拜手稽首。
《后汉书·班超传》:“超拜手稽首。”
《汉书·王莽传》:“莽拜手稽首。”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拜手稽首。”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郑伯拜手稽首。”
《尚书·益稷》:“禹拜手稽首。”
公~,受命白玉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