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42:15
“再拜稽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再次拜倒并叩首”,用以表达对他人的极度尊敬和恭敬。该成语通常用于正式场合,体现出对对方的崇高敬意。
“再拜稽首”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拜和叩首是表达尊敬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朝堂之上或对长辈、师长的礼节中。典故上,古人常以三拜九叩的形式来表示对或重要人物的敬意,因此“再拜稽首”便是这种传统礼仪的延续和浓缩。
该成语多用于书信、演讲或正式场合,表达对某人的高度尊敬和恭敬。例如,在给老师或长辈的信中,可以用“再拜稽首”来表明自己的敬意。在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角色对另一角色表明敬意时使用这个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是社会规范之一。“再拜稽首”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强调了对知识、智慧和经验的尊重。现代社会中,尽管形式有所简化,但这种尊敬的情感依然根深蒂固,尤其在正式的场合仍然适用。
“再拜稽首”给人一种庄重、恭敬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师道尊严。它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和道德的体现,使人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和敬意。
在大学时,我参加了一次与教授的讨论会。面对教授的智慧与见解,我不禁在心中默念“再拜稽首”,表达我对其知识的尊重。这样的情感让我更加认真地倾听,也激励我追求更深的学术理解。
在一首诗中,可以写道:
再拜稽首于月下,
明辉映照心中煮。
叩首问道何所求,
只愿明灯照前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mbly bow”或“pay my respects”,同样传达出对他人尊重的情感,但在形式和具体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社会的尊敬往往通过语言和态度来传达,而不一定通过身体语言如叩首。
通过对“再拜稽首”的学,我明白了尊重的重要性,以及在沟通中如何恰当地表达敬意。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仪。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在不同场合中保持谦逊和敬重的态度。
宾少进,礼辞。反命,又命之。宾再拜稽首,许诺。
蕃主旋,北面~。使者宣制,蕃主进受命,退,复位,以币授左右,又~。(《新唐书·礼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