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0:05
成语“舌干唇焦”的字面意思是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象地描述了口渴的状态。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因口渴而导致的生理状况,通常用于表达极度口渴或缺水的情景。
“舌干唇焦”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和意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描绘。古代诗词中常常用“舌干唇焦”来形容因炎热天气或长时间未饮水而产生的口渴之苦,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生活的感受。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华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之源,缺水的状态往往引发强烈的不适和焦虑。因此,“舌干唇焦”不仅仅是生理反应,还反映了人们对水源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在现代社会,随着水资源的紧缺,这个成语的使用在环保、节水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舌干唇焦”常让我联想到长途旅行中的疲惫与口渴,体验到自然环境的严酷。这个成语也让我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水的重要性,激发了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思考。
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由于带水不足,走到半路时我感到舌干唇焦,深刻体会到水的重要性。这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补充水分,也提醒我参与环保活动,保护水资源。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太阳高悬,沙地炙烤,
舌干唇焦,心中渴望,
水流潺潺,梦中呼唤,
何时能得,清泉一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dry mouth”,也用于描述因紧张或口渴而导致的口干。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反映了对水资源和生理需求的共同重视。
通过对“舌干唇焦”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描述了一种生理状态,它还承载着对水资源的关注及对自然环境的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为了她的事情,我找有关部门说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