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3:17
“人情之常”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人际关系中的常态和常理。其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彼此的情感理解、关心和支持。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情感和道德规范。
“人情之常”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概念根植于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在历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常常被用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道德责任。
“人情之常”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人情之常”反映了重视人际关系和道德约束的社会价值观。现代社会虽然变革迅速,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依然重要,尤其在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互动中。
“人情之常”让我联想到温暖的友谊和无私的帮助。这种情感让我意识到,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支持是多么重要。它也提醒我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更加理解和包容。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朋友主动帮助我完成任务。这份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情之常”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愿意去帮助他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街头的孤儿蜷缩在角落,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或施以温暖的衣物,或递上热腾腾的食物。人情之常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温暖了他人的心,也照亮了自己的人生。
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人情之常”的概念。例如,英语中的“common decency”或“human kindness”表达了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礼仪和情感。在不同文化中,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是相似的。
通过对“人情之常”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理解。在未来的交流中,我将更加自觉地践行这一理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资治通鉴·唐纪》:“人情之常,莫不欲避祸就福。”
《后汉书·列女传》:“人情之常,莫不欲安其室家。”
《汉书·王莽传》:“人情之常,莫不欲富贵。”
《史记·项羽本纪》:“此人情之常,不足怪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人情之常,不可不察也。”
凡用一人,必或以为贤,或以为不肖,此固~,自古而然,不足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