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9:05
成语“望帝啼鹃”字面意思是“望帝”因思念自己去世的爱妃而啼哭,转而引发了杜鹃鸟的哀鸣。基本含义指因爱情、思念而产生的悲伤情感,常用来形容对逝去的爱情或亲人的沉痛怀念。
“望帝啼鹃”出自《古文观止》中的《杜甫诗》。其中提到的“望帝”是指古代蜀汉后主刘禅的父亲刘备,因思念其爱妃而悲伤。此成语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望帝因失去爱人而化为杜鹃,杜鹃每年春天啼鸣,似在诉说其悲痛。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词、散文,表达对逝去之人或事物的怀念。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思念而感到忧伤。在演讲中,可能用于描绘情感深厚的爱情故事或亲情的悲痛。
在**文化中,杜鹃被视为哀伤的象征,尤其是与爱情和思念有关的情感。该成语不仅体现在文学上,也渗透到民间故事中,反映了古代人对爱情、亲情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对逝去的怀念依然存在,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代仍具适用性。
“望帝啼鹃”常让我联想到失去的重要性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它激发了对爱的思考,提醒我们在忙碌生活中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我曾经在一个离别的场合中,听到杜鹃的叫声,瞬间让我联想到了“望帝啼鹃”。我用这个成语形容我与朋友的分别,表达了我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在春日的山岗上,杜鹃声声,似乎在诉说着一位望帝的心声。他的爱,化作春风,吹拂着每一个想念的瞬间。而那声声啼鸣,不仅是对逝去的追忆,亦是对未来情感的渴望。
在英语中,“longing”或“nostalgia”可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不同文化中对于爱情和失去的表现各有特色,但情感的共通性让这些表达在情感深度上有着相似之处。
“望帝啼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承载着爱情、悲伤和思念的深刻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增进了我们对情感和文化的理解。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期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他为蜀国治理水患立下大功,急流勇退后禅位给臣子,自己则退隐居住在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到春天时昼夜不停地悲鸣,其啼声非常的凄切,直到口中吐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