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33:19
成语“朝章国典”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字面上,“朝”指朝廷、朝代;“章”指章程、条文;“国”指国家;“典”指典章、法典。整体意指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朝章国典”源自**古代的政治文化,当时的王朝注重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与重要性。在古代,君主施政往往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持国家的秩序和稳定。虽然具体的文献出处不详,但可以看出它反映了古代对法律、制度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法治观念自古以来就占据重要地位。朝章国典的概念不仅体现在历史上,更影响了现代社会中对法治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被视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
“朝章国典”让我联想到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尊重法律,遵循规则,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我参与的一个志愿者活动中,曾遇到一位因为不懂当地法律而遭遇困境的外国人。我用“朝章国典”这个成语来向其他志愿者阐述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帮助他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在一首诗中,或许可以这样表达:
在朝章国典的指引下,
万民共守法治的光辉,
风正一帆顺,
每个心灵都在法律下安歇。
在许多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概念都存在对应的表达,例如英语中的“rule of law”。虽然各国的法律体系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通过对“朝章国典”的深入学,我认识到法律和规章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在语言学中有所帮助,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法律是社会的基石,理解并尊重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清史稿·职官志一》:“掌朝章国典,以佐邦治。”
《明史·职官志一》:“掌朝章国典,以佐邦治。”
《宋史·职官志一》:“掌朝章国典,以佐邦治。”
《旧唐书·职官志二》:“凡文武百僚之班序,官品之制,朝章国典,以之具举。”
《晋书·礼志上》:“朝章国典,校定莫详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