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5:57
“名门望族”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名门”和“望族”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有名望的家庭和著名的家族。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出身于显赫的家族或历史悠久、社会地位高的家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成语强调了家族的声望、财富和社会影响力。
“名门望族”在历史上有着较长的使用历史,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家族和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士族制度,那时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的背景和历史。古籍中对此类家族的描述如《史记》、《汉书》等,都能找到相关的记载,强调了家族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名门望族”可用于多种语境中。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描绘角色的背景和身份;在日常对话中,谈论某个名人的家族背景时常会提到;在演讲或社交场合中,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人或某个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例如,当讨论某位成功人士时,可以说:“他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这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不少助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名门望族”在**文化中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和对传统的重视。在古代,家族的地位往往决定了个人的命运,名门望族的子弟通常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现代社会中,虽然个体的努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名门望族仍然在某些领域(如政治、商界、文化艺术等)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名门望族”一词让我联想到家族的荣耀与责任。它不仅代表着财富和地位,还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会激发出对传统、家族荣誉以及社会阶层的思考。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来自名门望族的朋友。他的家族在地方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地位,常常在社交场合中感受到来自家族的压力。这让我意识到,名门望族的光环背后,也有许多责任和挑战。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名门望族”:
风华绝代出名门,
望族传承古今情。
却知盛名如双刃,
利剑背后隐忧生。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aristocracy”或“noble family”,用以描述具有显赫血统或历史的家族。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强调了家族的声望和在社会中的地位。
通过对“名门望族”的学与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承载了家族的荣光,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和深刻的内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清史稿·和珅传》:“和氏名门望族,世袭罔替。”
《明史·徐达传》:“徐氏名门望族,世代勋臣。”
《宋史·文彦博传》:“文氏名门望族,世有贤声。”
《旧唐书·李德裕传》:“李氏名门望族,世代簪缨。”
《晋书·王导传》:“王氏名门望族,世为冠冕。”
他出身于~。